本赛季是曼联的谷底,但2025-26赛季完全有理由成为俱乐部的「进步之年」。
如果维克托・索普在温布利的第120分钟没有越位,曼联可能早已在那场对阵英冠考文垂的耻辱性失利后解雇滕哈格,而非等到次日早晨。
上赛季的足总杯冠军看似辉煌,却成了长期隐患。吉姆・拉特克利夫爵士因这场胜利动摇了换帅决心,留下滕哈格,最终导致本赛季18场英超失利、下赛季彻底无缘欧战。
曼联的钱包将遭重创:英超可能第17名的可怜奖金、无欧战收入、欧冠比赛日收益归零,再加上阿迪达斯合同中的惩罚条款——总计约8000万英镑的财务黑洞。
他们浪费了近150万英镑解雇滕哈格、聘用又炒掉丹・阿什沃思,还有滕哈格最后一个转会窗挥霍的2亿英镑引援资金。如今的曼联需要彻底颠覆。虽无降级之虞(从未真正威胁过),却已跌至冰点。
下赛季,阿莫林拥有无欧战的周中时间全力训练球员,充足的比赛间歇期,以及避免重蹈覆辙的强大动力。以下是助曼联重返巅峰的五点计划:
一、少些实用主义,多些主动进攻
阿莫林始终在「务实」与「主动」间挣扎,而在毕尔巴鄂,他两者皆未做到。加纳乔被冷藏,梅森・芒特却因教练「偏爱」首发——尽管后者的进球威胁远不及前者。曼联本赛季第16次交白卷。
有人批评芒特「持球贡献有限」,阿莫林却反驳称加纳乔在半决赛错失单刀,而芒特上场后帮助锁定胜局。但事实是:芒特仅在两场比赛中打入三球,且均未打满全场;加纳乔在对阵西汉姆联前已连续14场首发,却在切尔西和决赛中被按在替补席。
对阵热刺时,曼联中场暴露致命问题:用边后卫踢边锋。马兹拉维上周承认更适应右中卫(最接近边后卫的位置),而非进攻型边锋,导致热刺左路的乌多吉几乎不受威胁。
三月国际比赛日前,费尔南德斯似乎被改造为中场核心,但联赛重启后又被推向前线。决赛中,尽管需要中场控制力,但若作为队内最佳射手,他本应出现在锋线三叉戟中。
下赛季应将马兹拉维固定为中卫,并引进右翼升级。阿莫林在葡萄牙体育时曾用正统边锋,如今却依赖边后卫——尽管已为丹麦左后卫多尔古投入2500万英镑(决赛因无人可用被迫首发)。
二、与年轻球员达成妥协
加纳乔正成为曼联的难题。和当年的拉什福德一样,他开始滋生「特权感」:公开批评赛季「糟糕」、质疑主帅决定、暗示离队可能,其兄更在网上火上浇油。
主帅权威必须维护,但加纳乔的情况特殊。自去年12月15日曼市德比落选大名单后,双方曾努力修复关系,阿莫林也肯定过他的进步。
作为少数仍受球迷喜爱的球员,加纳乔在圣马梅斯热身时引发欢呼,替补登场时激起声浪。半决赛次回合,他甚至与阿莫林并肩出席赛前发布会。
曼联以培养边锋闻名,加纳乔更是本世纪青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。但问题在于:他与阿莫林的体系格格不入,而新援库尼亚(前腰)可能占据他的位置。
Napoli早在一月就有意加纳乔,认为他可接替克瓦拉茨赫利亚,而孔蒂(Napoli主帅)曾打造阿扎尔的巅峰赛季——这样的认可值得曼联警惕。
各方需坐下来化解分歧,这也适用于科比・梅努——这位赛季初的「未来核心」已失去主力位置,阿莫林尝试将其改造为影锋/前锋却效果参差。
若在今夏出售两人,无异于赌博——尤其考虑到曼联可能在秋季换帅。留住阿莫林、加纳乔、梅努,才是更稳妥的重建基础,尽管加纳乔兄长声称他被「背锅」。
三、为俱乐部引援,而非为教练
若让球迷在德拉普和吉奥基雷斯间选择,多数人会选后者。尽管吉奥基雷斯所在联赛竞争力较低,但年龄更大、更proven(经受过考验),而曼联深知囤积「非五大联赛球员」的风险。
但曼联却选定德拉普,压力转移至技术总监威尔科克斯——毕竟他曾在曼城青训见证德拉普成长,而拉特克利夫盛赞他有「足坛最慧眼」。
无欧战资格将严重影响引援,库尼亚和德拉普的解约金条款看似「捷径」,但德拉普仅比霍伊伦德小四天,而曼联本赛季净胜球-12——前锋位置容不得妥协。
去年,曼联奉行「教练一人、董事会一人」的引援策略:滕哈格签阿贾克斯旧部,董事会签法甲球员。约罗的加盟本应开启新引援时代,却又签下荷兰人齐尔克zee。
冬窗引进的多尔古和海文,暗示着今夏引援的方向。但51年最差阵容需要的是即战力,尤其是当费尔南德斯可能赴沙特时。
四、建立「可出售文化」
曼联必然有「难处理」的球员,如卢克・肖在混合区质疑自己「是否配得上曼联」——我们都知道答案,他也该清楚。但他不会在合同到期前两年主动离队。
若报价合适,任何人都可出售——尤其在经历这样的赛季后。这包括加纳乔和梅努:若他们想换环境,就该放行。
2018年,穆里尼奥曾表示不会阻止想离队的马夏尔,但伍德沃德却强行留人。直到今年三月,拉特克利夫仍在批评这种做法。曼联让太多球员「超期服役」,马夏尔、肖、林德洛夫皆是如此。
财务公平规则影响合同长度,但曼联不应再随意提供五年长约——短合同能让球员保持危机感。阿莫林的合同仅剩两年,他的考验远早于2027年。
五、管理层需有人担责
戴夫・布雷尔斯福德早已赢得拉特克利夫的信任,但英力士入驻两年后,仍无人能解释这位「自行车总监」在足球董事会的角色。
布雷尔斯福德承认自己「非足球专家」,而曼联的成绩正是他「参与决策」的结果。他曾是阿什沃思的盟友,而曼联为挖角阿什沃思耗时良久,后者却仅任职五个月。
拉特克利夫应解雇布雷尔斯福德,向外界表明英力士终结曼联衰落的决心。
上一篇: 2亿镑对决&胜者进英超!英冠附加赛决赛-谢菲联vs桑德兰首发出炉
下一篇: 返回列表